2023年3月13日,生命學院教職工第四黨支部在生物醫學館E109舉行“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黨支部助力平臺發展”研討會。會議由黨支部書記王文娟主持,特別邀請了生命學院黨委委員、蛋白質研究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王新泉出席研討會。會上就當前生命平臺的工作模式如何適應十四五規劃提出的高質量發展要求、如何在做好測試服務的同時進行技術創新和構建科研共同體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
黨支部書記王文娟老師首先介紹了近期召開的“生命學科校級平臺運行總結暨發展規劃研討會”的主要內容和對生命平臺發展提出的新的要求,希望黨支部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助力平臺高質量發展。王新泉老師為大家進一步解讀了會議精神,希望平臺做好長期發展規劃,充分利用已有設備和新購設備,提高平臺科技創新能力,為生醫藥原創性突破、源頭性創新提供有力支撐,助力學校大生命學科走在世界的前沿。王新泉老師表示,希望各位同志積極提出有利于生命平臺發展的建議,生命平臺將結合技術人員的實際需求,助力大家進行科技創新,進一步推進平臺的發展。
王新泉同志講話
會議中各位黨員同志積極發言,圍繞如何在平臺實現技術創新、平臺隊伍的長效機制和黨支部如何助力平臺發展展開了充分的討論。冷凍電鏡平臺工程師楊帆結合近期榮獲的2022年度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實驗技術發展基金技術創新獎,分享了他進行技術創新的經驗,建議工作中要積極與用戶溝通交流,根據用戶的需求并結合自己的技術專長為用戶解決問題。細胞功能分析平臺主管劉春春表示,作為平臺技術人員要堅持不斷學習的態度,結合實際情況對儀器功能進行改進。由于技術創新需要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必須不斷學習其它學科領域的知識,不同專業的技術人員可以多進行交流探討,以保證測試服務為前提進行創新工作。生物醫學測試中心常務副主任潘勛,實驗動物中心常務副主任常在、副主任謝忠忱,生命平臺辦公室主任和X射線晶體學平臺主管范仕龍以及李曉敏、張靜、張彥麗、王昱凇、王瑾瑜等同志從如何助力技術創新、技術創新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如何解決技術創新中的問題、技術創新獎勵機制、人員的激勵機制和黨支部如何在上述方面發揮作用等方面建言獻策,為黨支部如何助力平臺發展指明了方向。
